全媒記者 陳俊杰 通訊員 陳中 郭俊杰
人勤春來早,建設正當時。自浙江海港海洋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各在建工程全面復工以來,建設現場一片繁忙。各項目部抓質量、保安全、搶進度、提效率,鉚足干勁奮戰(zhàn)一季度,穩(wěn)保工程項目建設高質量開局。
走進中宅自動化混配礦項目、中宅礦石裝火車改造工程、中宅礦石碼頭二期項目礦石裝火車工程項目(以下簡稱“中宅自動化混配礦項目”)現場,火熱的建設氛圍撲面而來,只見塔吊來回運轉,裝載車輛來回穿梭。自春節(jié)伊始,項目部管理人員便開始駐扎在項目一線,無懼凜冽的寒風,大家的心里只有一個目標:爭分奪秒推進項目建設加速度,確保2023年混配礦工藝流程按期投產。
中宅港區(qū)作為寧波港礦石中轉碼頭,負責浙江海港集團、寧波舟山港集團長江沿岸鋼鐵企業(yè)的鐵礦原料堆存與轉運。鋼鐵企業(yè)建設有混礦設施,包括建造堆料場、混料場和配套建造封閉式廠房及配置大型的堆取設備。但鋼鐵企業(yè)自有料場儲存容量有限,現有混配礦設施建設年代久遠、設備陳舊、傳統的混配礦工藝混配精度偏低,面臨著占地面積大、投資運營成本高、資金占用高等問題。
在此背景下,基于部分鋼鐵企業(yè)的混配礦需求,結合浙江海港集團、寧波舟山港集團發(fā)展需要,計劃將鐵礦原料的混勻功能前移至港口,即在港口將鐵礦原料混勻,實現港口由“儲-轉”功能向“儲-混-轉”的產品功能轉變,為鋼鐵企業(yè)定制不同品質的混勻礦產品,中宅自動化混配礦項目應運而生。
作為全球“最大港”寧波舟山港與全球“最大礦山”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“全國最大民營鋼企”江蘇沙鋼集團攜手合作的重點項目。自開工以來,工程建設進度就備受集團內外的高度關注。2022年7月16日樁基施工進場;9月21日鋼結構施工進場;10月1日土建施工進場;12月19日斗輪機基礎拼裝段移交;12月24日樁基施工完成;2023年1月5日斗輪機、堆料機進場安裝;1月17日強混機吊裝完成,多項里程碑節(jié)點按計劃順利完成。
“年前我們完成了強力混合機、斗輪機、堆料機設備的吊裝進場,這標志著中宅自動化混配礦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,年后房建、鋼結構拼裝等工程也如期開工。目前,混配礦項目已進入沖刺階段,各參建單位同心協力,爭取為2023年建成投產的目標開好局、起好步”,項目部經理沈太頂介紹道。
事實上,在進度順利推進的背后,存在著許多不為人知的付出和艱辛:
“每天再忙再累中午都要拉著參建單位開一次碰頭會?!?/p>
“現場不停我不停,現場停了我更不能停?!?/p>
“值班要用口罩堵門縫,不然冷風刺得骨頭痛?!?/p>
“最怕下雨刮風,不是泥沼就是沙塵?!?/p>
“迎難而上唄。習慣了,晚上值班沒聲音了反而還睡不著覺。”項目部副經理周亮輝詼諧地總結道。
據悉,該工程主要建設內容是通過增加工藝設施和相應生產配套設施,使得中宅港區(qū)具備精混配礦功能,從而取消鋼鐵企業(yè)二次混勻料場,有效降低成本,提升港口價值,對港區(qū)發(fā)展、引領行業(yè)技術進步具有重要意義,預計改造后年混配礦量可達1500 萬噸。
圖片源于:中國水運網
聲明: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。